不少人在使用金屬管螺紋密封膠時,會遇到打膠十多天后膠面仍粘手的情況,不僅影響管道使用,還可能留下安全隱患。想要解決這一問題,需先明確螺紋膠固化背后原因,再針對性處理。
從常見情況來看,密封膠類型選錯是首要原因。金屬管螺紋密封膠分為厭氧型與通用型,厭氧型需在缺氧環境下才能固化,若用于露天或通風性極強的管道連接,十多天不固化、粘手很正常;而通用型雖對環境要求較低,但部分產品需搭配固化劑使用,若漏加固化劑,也會出現固化緩慢的問題。
其次,施工環境與操作不當也會導致粘手。一方面,環境濕度高于 60%、溫度低于 10℃時,密封膠固化速度會大幅減緩,甚至停滯;另一方面,涂抹時若膠層過厚(超過 3mm),內部難以與空氣或介質反應,表層看似凝固,實際仍處于粘手狀態;此外,若螺紋表面未清理干凈,殘留油污、鐵銹,會阻礙密封膠與金屬的結合,影響固化效果。
針對這些問題,可按以下步驟解決:先確認密封膠類型,若為厭氧型且用于通風環境,需更換為通用型或添加厭氧促進劑;若漏加固化劑,需清除原有膠層,重新按比例涂抹帶固化劑的密封膠。接著改善施工環境,通過除濕機降低濕度,用加熱設備將溫度控制在 15-25℃;同時清理螺紋表面,用砂紙打磨鐵銹,用酒精擦拭油污,再薄而均勻地涂抹密封膠(厚度控制在 1-2mm)。
若已打膠十多天,可先觀察膠層狀態:若表層粘手但內部略有硬度,可覆蓋保鮮膜創造密閉環境,促進后續固化;若整體呈稀軟狀態,需用刀片刮除膠層,重新按正確方式施工。
最后提醒,選購厭氧膠時需根據管道使用場景(如是否露天、輸送介質類型)選擇對應密封膠,施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,確保操作步驟正確,才能避免粘手問題,保障管道密封效果。